“生态城市观察”系列学术报告会| 俄乌冲突背景下的欧洲能源转型与中欧竞合

发布者:iesd发布时间:2022-04-21浏览次数:71

202248日下午,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以在线方式举办“生态城市观察”系列学术报告会。为深入了解在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中国如何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应对“能源不可能三角”挑战、更好更快实现“双碳目标”,特邀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宏源研究员作题为“俄乌冲突背景下的欧洲能源转型与中欧竞合”的学术报告。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周冯琦研究员主持会议,全所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于宏源研究员在演讲中分析了能源转型的国际趋势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对各国能源脱碳进程的影响,探讨了中国如何通过积极谋求中欧合作来实现自身能源安全和清洁能源发展等目标。于宏源研究员演讲之后,周冯琦所长和生态所其他科研人员围绕构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中的若干关键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进行思想碰撞。

在迈向“双碳”目标的道路上,中欧之间有竞争更有合作,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充分体现,是在中欧“和平、增长、文明、改革”四大伙伴关系外的又一重要伙伴关系,是超越传统复苏模式、实现中欧绿色复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无论是从战略层面、机制层面还是行动层面,中欧双方都为构建绿色伙伴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战略层面,中欧双方元首或首脑围绕全球气候治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等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在机制层面,已经形成“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等涵盖气候、能源、生态环境以及绿色经济与技术的高级别对话与沟通机制。在行动层面,中欧双方已经在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实施了多个合作项目。

未来进一步深化强化中欧绿色伙伴关系,一是要充分挖掘优势互补领域,实现1+1>2的效应。如欧盟在智能电网、氢能网络、碳捕集与封存以及建立安全、可循环和可持续的电池价值链等方面,居于领先地位,而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等是我国的强项;双方可充分挖掘合作领域,取长补短,实现双赢。二是要探索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如通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或碳金融,为中欧双方合作构建新平台、开拓新市场、提供新工具,并且为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参与中欧绿色低碳转型合作进程打开新渠道。三是要有效管控分歧。如欧美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推出“碳关税”或“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就体现了双方围绕全球气候治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利益分配等的深层次分歧,如何通过对话管控分歧、变“零和博弈”为“正和博弈”,考验中欧双方智慧。四是要加快实现绿色低碳标准的衔接。满足准确性、一致性、可比性、透明性等要求的绿色低碳标准及相应计量体系,既是在CBAM等议题上开展对话、走向共识的基础,更是在绿色金融、绿色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走向双赢的基础。中国一方要尽快在绿色低碳标准及相应计量体系方面补齐短板,同时通过与欧方合作加快双方之间接轨与互认。

俄乌冲突之类的地缘政治冲突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带来新挑战、提出新课题,也造就新机遇。地缘政治冲突凸显能源安全挑战即化石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欧盟能源脱碳进程为此明显加快。一方面,欧盟未来可能执行更严格的绿色低碳产品标准,以保护承担更高能源成本的本土企业,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时将面临更高的气候政策风险。另一方面,在高企的能源成本之下,欧盟更需要相对低成本的中国绿色低碳产品,包括用质价皆优的中国光伏、风电组件和新能源汽车来构筑欧洲绿色能源体系。在欧俄激烈冲突、资金大量外流、通胀严重、经济受挫情况下,欧盟更需要一个稳定向好的中欧关系来稳经济、保民生、降风险。中欧双方应抓住这一机遇,在绿色金融互通、绿色技术合作、绿色供应链接轨等方面尽快达成共识、深化合作,协力塑造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的全球经济新格局,共同享有这一新格局带来的福祉。